【美容科普】眼袋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 浏览:7660次
眼袋常见于4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不论男女均可发生,它是人体开始衰老的早期表现之一。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或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很多人在25~30岁之间也会生出眼袋,这多半是脂肪堆积的结果。最好的解除办法,就是将其彻底去除。有的人认为自己眼袋不算太明显,总是想等到眼袋再大一些的时候再去除,此观念是错误的,其结果必将以付出下眼睑皮肤过早松弛为惨重代价。
眼袋的形成原因有诸多因素,主要分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部分:
1.眼袋:眼袋就是下睑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眶膈松弛,导致眶后的脂肪肥大突出,隆起来就像个袋子挂在眼睛下面,所以就叫眼袋。眼袋的出现会让人看起来苍老憔悴、没有精神,有困乏感,也是身体机能开始衰老的标志。
2.泪沟:泪沟是从内眼角开始,出现在下眼睑靠鼻侧的一条凹沟,有些人的泪沟会延伸到脸颊。泪沟和眼袋有时候可能会被混淆,因为泪沟凹陷得太深,与周围的皮肤映衬起来比较明显,所以会有把泪沟误认为是眼袋的错觉。
3.卧蚕:其实是紧邻睫毛下缘带状的隆起物,大约四到七毫米,古人觉得就像是一条小蚕躺在里面,所以就叫它卧蚕。其实在医学上这个地方叫眼轮匝肌,微笑或眯眼时出现,大眼睛或眼睛略凸的人脸上出现的卧蚕会更加明显。好看的卧蚕是非常加分的,现在也是很流行的微整项目,玻尿酸或者脂肪填充即可。
目前常见的眼袋类型可分为脂肪型眼袋、松弛型眼袋、混合型眼袋、泪沟型眼袋和水肿型眼袋。
1. 脂肪型眼袋:脂肪型眼袋的形成是眶隔脂肪堆积膨隆而出现,其成因为眶隔脂肪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的过度发育,以及长期眠睡时间不足、身体病变有关。
2. 松弛型眼袋:也叫衰老型眼袋,它的形成和人体老化有关,主要原因是眼部周围筋膜组织提前老化,造成眼球松弛下垂,继而导致眼球下的脂肪凸出,给人感觉无精打采且显老态。
3.水肿型眼袋:这种眼袋是可恢复的暂时性眼袋,属于假性眼袋。它的成因主要和睡前大量喝水有关,导致第二天起床时显得下眼睑浮肿,因此也被称为泡泡眼。
4.泪沟型眼袋:它的成因主要是脂肪层的下垂和肌肉层松弛共同作用,从而逐渐形成。
5.混合型眼袋:这个类型为脂肪型和松弛型的混合,具体表现就是眶隔脂肪凸出,同时伴有下眼睑皮肤松弛。
不同的眼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眼袋的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主要分为内路眶隔释放法和外路眶隔释放法两种方法。
1.内路眶隔释放法:在下睑的结膜做微创切口,然后把眼袋脂肪释放转移,就是把眼袋中取出的“肉肉”直接变废为宝,铺平泪沟位置。
特点:无需缝合,不需要拆线,痛苦小,恢复期短,两三天后就恢复正常了。比较适合先天性因素造成的眼袋。
2.外路眶隔释放法:就是在下眼睑睫毛根部做切口,然后取出部分多余脂肪填充在泪沟处,再切除部分松弛皮肤,最后缝合即可。特点:这个恢复期就稍微长一点,一周左右拆线。术后不会出现下眼睑变形、外翻、脂肪反弹等现象。比较适合后天因素造成或者比较严重的眼袋。
可以在早期预防但是不能去除。一些人由于害怕手术,总是寄希望于既舒服又能消除眼袋的方法。于是相信一些护肤品的夸大宣传,用了各种所谓的精华眼霜等,甚至还有一段时间,有人用电动按摩棒在眼部按摩,希望祛除眼袋,结果也是徒劳。究其原因,在于眼袋是眶隔脂肪膨出造成的,不解决脂肪堆积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眼袋。护肤品和按摩棒只能减轻眼袋,如果想去除眼袋,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对症下药祛除。
★术后48小时内可以冰敷,防止局部肿胀出血,48小时后可以热敷,有利于消肿和淤血吸收,特别注意热敷温度不能过高,以温热不烫手为度;
★术后1-3天可能有流眼泪现象,可以滴眼药水缓解;
★术后明显肿胀期为3-5天;
★术后5-7天内术区勿沾水,避免感染,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
★术后7天内避免眼部的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如条件允许,可术后第1天来院复查,术后5-7天拆线;
★1-2周恢复得较为自然,1-2个月完全恢复自然;
★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END— 监制:吴超 吴帅 信息来源:医学美容中心 卫会明 编辑:宣传部
[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