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一起来了解支原体肺炎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浏览:11235次
最近,家长圈讨论最多的热搜词就是支原体肺炎,身边朋友家的孩子多数中招。在此提醒家长们不用过度焦虑,对于孩子来说,生病也是打怪升级的过程,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及按时接种各类疫苗,来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免疫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肺炎支原体。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介绍,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秋冬季节还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季节,目前并没有疫苗可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有何症状和传播途径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到2周。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儿童)表示,今年是支原体的流行季节,孩子发烧或出现咳嗽,尤其是剧烈的干咳,感染支原体的可能性大。支原体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专家介绍,今年我国已制定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在治疗上,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无效,需要对症用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一旦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日常怎样预防
在日常防护上,要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专家提醒↓
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戴好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需要尽快就医的 5 种情况
● 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或在锁骨位置出现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时锁骨有个坑或者鼻子吸气时出现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孩子吃不进东西,喝不了水,自然也不能吃药;
● 孩子看起来病情很重,总是病恹恹的,精神反应很差,不理人总睡觉,即使使用退热药后仍无改善;
● 孩子血氧比较低,血氧(SpO2)小于 95%;
● 口服药物治疗 3 天后,孩子病情加重,出现以上表现。
—END— 监制:吴超 吴帅 信息来源:公共卫生科 编辑:宣传部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江北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