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春来草木生 养肝正当时
发布时间:04月07日 10:33 浏览:9185次
春季为四时之首,万象之始,阳气生发,天地交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好时机。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应以“养肝、调气、滋阴、润燥”为原则,以顺应时令,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适度春捂,避风护阳
春季阳气始生,极易出现乍寒乍暖的情况,而人体肌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此时不宜过早脱去厚衣物,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应审慎。春天衣着宜下厚上薄,下体宁过暖,上体无妨略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使身体适应春天气候变化的规律,以养阳之生气。外出活动时,即使天气较热,也需预备一件略厚些的外套,以防气候反复。
养肝护肝,脾胃则安
俗话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指的是由于胃部受到中枢神经和肠道神经双重支配,并且胃内壁有一层非常脆弱的胃黏膜,通常情况下,胃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由于肝脏实质没有感觉神经,当肝脏有病变时,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只有肝脏因为疾病肿大影响到包膜时才会引起疼痛。并且在肝功能失代偿期,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因此肝的问题也往往容易被忽视。
初春时节气候乍寒乍暖,主要偏寒,故饮食宜偏温:中医学人认为辛甘化阳,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酸苦涌泄不利于春阳肝气生发之性(若肝阴血不足可适当酸味)。春季饮食搭配除谷类主食外,适当配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豆制品、坚果、水果芽类蔬菜、深绿色蔬菜和应季野菜(茵陈,荠菜等)等。适当多吃甘淡性温微辛食物。为防肝气乘脾,饮食适当补益脾气,可适当多吃些大枣(糖尿病人除外)、山药、扁豆、茯苓等。适当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比重。且宜清淡,忌食煎炸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养生的原则,一定要辨别食材的寒热温凉之性和不同体质特点,辨证施膳。
夜卧早起,舒畅情志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提示我们应该晚睡早起,并且最好是散开头发,舒缓形体,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肝脏排毒在睡眠中才能进行,具体时间主要是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因此,我们尽量在此时间段内保证自己在睡眠状态。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气与人体肝气相应,而中医学养生保健首推养神(神是机体气化的最高形式)。中医认为伤春即伤肝。为什么?春季是肝气主时,肝主升发疏泄,调畅气机而恶抑郁。若多种原因致肝阳之气不足,升发不及则易表现乏力、情绪低落,懒散消沉;情志抑郁或郁怒不解(易生闷气)则肝阳之气郁滞,表现为抑郁焦虑,善悲欲哭;暴怒则肝阳之气升发太过,可致急躁、失眠或躁狂,甚则头晕、呕血、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生气伤肝,肝气乘脾可致胁痛、腹泻便溏等消化系统病变;肝脾之气郁结痰湿瘀血阻滞互结,可致咽喉、甲状腺、乳腺、卵巢等病变。
强筋健体,适量运动
春季,运动幅度应以缓和为主,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等皆可,动作宜轻动灵巧、舒展柔和,以达到舒缓筋骨、生发阳气的目的。吸气以鼻、呼气以口,使气息调和、吐纳均匀;心中宜静、不宜躁;活动场所可选公园、草地、湖边等清净之地,远离繁杂、污染之处。运动适宜而微汗出,可畅通气血、吐故纳新;活动失度而大汗出,则耗气动血、夺汗伤津。锻炼之后应有精神爽慧、心情愉悦、推陈致新之感。若锻炼之后有神疲乏力、头晕心慌、失眠多梦等不适,则是锻炼失度,适得其反,“逆之则伤肝”。
养肝小妙招
1、按摩穴位
2、疏解肝郁茶
①材料:玫瑰花、白芍各3克
功效:玫瑰花可行气活血、理肝气、解郁,白芍平肝养阴、益气除烦。
②材料:菊花、薄荷各3克
功效:菊花具平肝明目、解热养阴功效,薄荷疏肝解郁、清利头目。
—END—
监制:吴超 吴帅
信息来源:科教部毛珍
编辑:宣传部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江北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