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功能三项检测,助力胃癌早筛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4日 浏览:6872次
项目介绍
我院检验科已开展胃癌相关检查指标血清胃蛋白酶三项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Ⅱ(PGⅡ)以及胃泌素-17(G-17)水平检测。此法操作简单,抽血即可;适用人群广泛;对胃早期病变有较高敏感性,可推测病变部位,为临床诊断胃部疾病及范围判定提供可靠参考;还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的常规监测指标。
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根据其生化和免疫原性可分两类:第一类主要由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主细胞分泌,称胃蛋白酶原Ⅰ(PGⅠ);第二类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以及近十二指肠上段Brunner腺细胞分泌,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合成后通常直接释放至胃腔,仅1%会分泌入血,并稳定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胃泌素-17(G-17)主要由胃窦部的G细胞分泌,用于刺激胃酸分泌,调节消化道功能并维持其结构完整性。
胃部结构图
当胃黏膜出现病变时,根据病变部位不同,PG Ⅰ、PG Ⅱ和G-17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水平,变化趋势如下所示:
胃粘膜病变部位及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1 胃黏膜炎症早期,主细胞受到刺激后分泌PG,出现PGⅠ、PGⅡ升高,PGⅠ/PGⅡ比值正常或增加。
2 随着炎症进行性发展,损害胃黏膜固有层,出现胃体萎缩,主细胞受损且数量减少,PGⅠ分泌减少;同时胃窦细胞代偿增生,PGⅡ、G-17分泌增加,PGⅠ/PGⅡ比值下降。
3 当炎症进一步发展导致胃窦萎缩时,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可正常,G-17分泌减少。
4 当炎症累及全胃,造成全胃萎缩时,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和G-17均下降。
诊断标准
参照国内外既往胃癌筛查方法,结合国内最新的临床证据,将相关检查数值代入我国胃癌评分标准(图3)和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图4),分类评分,计算总分,分析胃癌罹患风险,可决定是否进一步实施胃镜检查和检查周期,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胃癌筛查评分标准
早期胃癌筛查流程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临床确诊时间密切相关,发现越早,预后越好。而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从胃炎-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时间跨度多为3-5年甚至更长,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血清PG、G-17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费用低,在健康人群体检、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均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之一。
开单-收费-样本采集
1.医嘱名称
血清胃蛋白酶三项检测(收费组合编码 402)
收费项目编码 | ||
216968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 | 103元/项 |
216969 | 胃蛋白酶原Ⅱ(PGⅡ) | 105元/项 |
216972 | 胃泌素-17(G-17) | 148元/项 |
合计356元/次 (均属于自费项目) |
2.样本采集
静脉采血红头管3-4ML
3.检测报告时间
每周二、周四上午11:30检测,当天下午4点前出结果
4.咨询热线
检验科:027-84906844
—END— 监制:吴超 吴帅 文字:检验科 尹索 编辑:汪姝冕 [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