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预防骨质疏松,远离疼痛
发布时间:今天 09:49 浏览:20次
人们通常把骨质疏松症视为老年病,
年轻人好像与其无关,
可事实上,
骨质疏松症只是更多发于老人,
但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部分瘦弱的中年,
甚至青年女性,
也有可能患有骨质疏松,
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吧~
一、骨质疏松症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如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日光照射不足、过度节食、营养不均衡等)以及疾病和药物因素等。
二、疼痛对身体和生活影响
1 疼痛导致身体不适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疼痛,如腰痛、背痛等,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2 生活质量下降
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影响工作、学习、社交等日常活动,甚至导致情绪问题。
3 并发症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增加,可能导致长期卧床、残疾等严重后果。
4 皮疹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增加,可能导致长期卧床、残疾等严重后果。
三、定期检查 及早干预
1.及早发现
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疼痛等症状,及时进行检查。
2.有效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饮食调整等。
四、药物治疗与辅助手段
01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1.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2.药物剂量和疗程
按照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长期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骨密度、血钙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02辅助手段如物理疗法等
1.物理治疗
采用震动波、超声波等物理疗法,促进骨形成和减少骨吸收。
2.运动疗法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提高骨密度和骨质量。
3.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等,有助于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质量。
五、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 饮食调整
饮食应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以促进骨骼健康。
2 适量运动
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增强骨骼强度,减少骨质流失。
3 安全环境
确保家居环境安全,如防滑地板、扶手等,减少跌倒风险。
4 定期随访
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END— 监制:吴超 吴帅 文字:贺翠琴 编辑:宣传部
[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