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Scientific research

健康科普|从“心”开始,拥抱阳光生活

发布时间:01月01日 08:45 浏览:2050次

图片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它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能够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有效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常见心理问题种类

图片


1抑郁症

图片


2强迫症

图片


3恐惧症

图片


4焦虑症

图片


5失眠症

图片


6痴呆症

图片


7厌食症

图片


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尽量第一时间干预,以下列出了心理异常发生的十大症状,希望我们都能正视生活中的困境。



心理异常十大症状


● 睡眠障碍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心理状态异常有关。这类人群睡前会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在"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 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出现围绕某一件事或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的表现,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 反复倾诉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喜欢找身边人倾诉,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会反复诉说,这也是心理状态异常的表现。

● 肌肉紧张

心理状态异常的人往往整个肌肉都是僵硬的,出现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搓手等会导致肌肉僵硬的动作。

● 过度担心

总是想太多,担心身边所有事情,思路过多是心理状态异常的典型特点。一般来说,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一周超过4天或持续半年,并让人感到痛苦,导致正常的生活,那就要注意了。

● 社交恐惧

在社交场所会极不舒服,出现强烈的怯场行为,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异常行为会让自身难以维持社会关系。

● 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心理长期处于异常状态的人,通常会出现腹痛、肠痉挛、恶心、腹胀、干呕等一系列综合征。

● 惊恐发作

表现为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和无助感,产生强烈不适,有胸闷、呼吸急促、心悸、出汗、胃不适等一系列异常现象。每次发作约有一刻钟左右。

● 非理性恐惧

恐惧也是心理状态异常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过度紧张、不安、躯体紧张以及无法安静等。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原因,就很有可能存在心理状态异常。

● 重温伤害

总是多次回忆曾经的创伤经历,导致很多年以后面对相似的场景时还会心有余悸。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欺负的画面,这种无法控制的回忆曾经被伤害的异常行为,是很多心理状态异常的人经常出现的。

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如果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调整,就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如何治疗心理疾病?



1药物疗法

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需要针对性的药物,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如果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出相应的药物,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病情就会好转。


2心理疗法

目前很多医院都有心理科,如果病人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去心理科就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将负面的情绪转变成正面的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运动疗法

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锻炼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减轻自己的内心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让人产生精神上的问题,多做一些运动,缓解一下压力,释放一下情绪,帮助缓解病情。


4自我释放疗法

心理疾病的发病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如果病人在初期就发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症状很轻,可以进行自我疏解。比如,可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可以出去走走,可以看一场电影,也可以找人聊聊天,出去旅行,去其他的地方,都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放松,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如果病人觉得自己心理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医生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心理方面的疾病通常是很难治疗的,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要中途放弃,以免加重病情。



—END—

监制:吴超  吴帅

 信息来源:神经内科

 编辑:宣传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图片图片图片





Copyright © 2019  蔡甸区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电话:027-84905996 地址:武汉市蔡甸区成功大道111号 鄂ICP备14018802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402000349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