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学党史 · 守初心】百年党史周周学 · 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4日 浏览:11999次

微信图片_20210407091022



第二期

193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摘选


★ 红军反“围剿”战争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行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长征过程: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长征,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他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长征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瑞金,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央苏区、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苏区的代表,以及红军、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工会等代表,共610人。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到会代表693名,候补代表83名。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作为当时全国苏维埃革命的中枢,对统一领导与加强全国苏区和红军部队的斗争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放弃中央苏区,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 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使中央红军绝境逢生、暂时转危为安。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战,也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淬炼了干部队伍,为革命胜利和建设事业积存了骨干力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即“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在党的历史、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经验教训,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 四渡赤水河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也是红军长征的一个伟大转折,是人类战胜强敌与艰难的伟大展示。


★ 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一个成功战例。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避敌锋芒、仅凭7只渡船在7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 。


★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到达四川省石棉县,准备渡过大渡河。而国民党军也在这里布置了重兵,企图将红军消灭于大渡河以南地区。5月25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线指挥,孙继先率领“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红军强渡大渡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在王开湘、杨成武的指挥下,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4人牺牲、18人幸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它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等十余人。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开辟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从而成为改变时局的枢纽。


★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洛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红军指挥部驻地冯家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


★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平型关大捷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其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 《论持久战》的发表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进行了有力的驳斥,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Copyright © 2019  蔡甸区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电话:027-84905996 地址:武汉市蔡甸区成功大道111号 鄂ICP备14018802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402000349号

关注公众号